我的幸福:离船上岸的“后渔民生活”

发布日期:2012/12/24

人物名片:林栋才,今年47岁。五年前他告别渔船,上岸和几个老乡在沈家门开了一家运输公司,并担任公司经理。现在他的公司已经站稳了脚跟。

        幸福感言:虽然不当渔民了,开始的时候感觉就像没了主心骨,但这几年的生意却可以让我和我的兄弟们过上了好日子。

        幸福故事:

        我当了22年渔民,转产离开渔船真是舍不得。离开了渔船,刚开始,还真的是不习惯啊。以前,一年有大半年是在海上过的,转产之后就成了天天在陆地上了,这还哪里像个渔民的样子啊。要知道,我家好几代都是打鱼的啊。    离开渔船后,没有事情做。但家里总是要我来养的啊,就和几个原来船上的兄弟合计了一下,开了一家运输公司。

        因为有渔民“双转”的优惠政策,所以执照很快就办好了,公司也很快开始运行起来。我们以前都是打鱼的,哪里有做企业的经验呀,接下来就是跑客户、拉单字,晚上空下来就买点关于企业发展的书来学习。都四十多岁的人了,精力也不济,看完一本书都觉得很吃力,真是羡慕现在在学校里读书的学生啊。

        2004年,我的运输公司终于开始有效益了,周围的企业有什么生意也总是想到我,对于运输生意,我已经不用再担心了。最近这两年,我的公司招了不少人,其中也有大学生,不能让别人笑话我们跑运输的没有文化。现在我的生意算是基本稳固了,但我这个在海上长大的人总是有挑战大海的性格,以后我还想把生意做到定海、岱山、嵊泗去,等明后年连岛大桥造好后,再跑到宁波做生意去。

        幸福背景:

        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从2001年到2006年,全市共拆解渔船4740艘,实现渔民转产转业10002人。质量差、安全隐患多、生产效益低的木质渔船被基本拆除,奠定了舟山市捕捞力量由大变强的基础。

        尽管拆解船只的数量和当初制定的拆解6000艘渔船的目标仍有不小的距离,但随着海运、养殖业、休闲渔业等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可有效解决部分渔民转产转业后的工作。航海学校等教育机构加大对渔民的培训力度,拓宽了渔民子弟的就业门路。

来源:舟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