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珍珠”连“玉带”—辽宁港口引领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观察

发布日期:2022/3/25

3月初,大连港开通直达澳洲的首条海上航线,相距万里的大连与悉尼,航期从35天以上缩短至20天左右。

作为我国最北沿海省份,辽宁近年打出推进港口整合、提高通关效率、支持临港产业等“组合拳”,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积聚资源要素,深度参与全球分工。2100多公里海岸线上的一座座港口由原先的一颗颗“珍珠”,正整合串联起一条“玉带”,支撑辽宁转身向海,振兴腾飞。

改革:“化零为整”聚合力

碧海蓝天的“背景板”下,辽港集团大连汽车码头公司操作部经理王剑,用对讲机指挥着各色商品车驶入滚装船“肚子”里。“车头向着大海的是准备装船运走的,车尾向着大海的是刚下船的。”他介绍,今年2月,辽港集团完成商品车吞吐量5.8万辆,同比增长近27%。

作为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辽宁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等6大港口。曾几何时,辽宁港口总体能力过剩,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局部资源紧张,港口结构性配比不均衡。

3月初,大连港开通直达澳洲的首条海上航线。(图片由辽宁港口集团提供)

2017年,招商局集团与辽宁省政府签署港口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由招商局主导,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辽宁港口整合。2019年,整合了辽宁主要港口的辽港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新集团梳理各港的区位优势、货物特点、配套能力,明晰发展定位。“比如大连港、营口港分别定位为外贸枢纽港与内贸枢纽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辽港集团生产业务部部长焦迎光介绍。

港口“化零为整”的协同效益凸显。整合三年来,辽港集团航线网络不断丰富完善,新开内外贸集装箱航线58条,构建起高效畅通的海上物流大通道。去年,辽港集团货物吞吐量4.95亿吨,今年1月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4500万吨,同比增长近两成,实现“开门红”。

创新:优化服务增效率

从港口资源整合的“物理变化”,到体制机制创新的“化学反应”,辽宁不断引导港口运营企业降费增效,优化服务,打通沿海产业发展的瓶颈。

效率提上去。辽宁推动各港口加强与海关、海事等部门协同,压缩航期,加快通关速度。以去年12月为例,大连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3.06小时和0.99小时,较2017年分别缩短72.6%、94.24%。

费用降下去。辽宁全面取消港口建设费,下调港口经营性收费项目177项。焦迎光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辽港集团主动免收部分集装箱港内堆存库场使用费等,让利近4000万元。

辽宁交通系统还做好规划审批,加快大型化专业化码头泊位的建设改造,强化港口与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的对接。

总投资1800亿元、坐落在大连长兴岛的恒力石化产业园建设之初就同步启动厂区配套码头工程,目前产业园已投产配套码头泊位15个。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锦说,自建码头让公司更便利了,仅码头装卸费一项每年就可节省15亿元。

货轮在大连港装卸集装箱。(图片由辽宁港口集团提供)

开拓:架起开放新通道

2021年年初开始,辽宁一直在打造一条以锦州港为陆海枢纽,向北经锡林郭勒盟连接蒙古国、俄罗斯的东北陆海新通道。

“东北陆海新通道的优势在于,既能有效避免货运在二连浩特和满洲里这两个传统口岸的拥堵,又能为辽西、蒙东地区提供一条低成本的物流通道。”辽宁大学东北亚经济圈研究院院长毕德利说。

像东北陆海新通道一样,一条条接通海内外的运输通道,正让地处东北亚中心的辽沈大地成为对外开放新前沿。

去年年初,200多辆日本商品车由日本装船发出,自大连的大窑湾港入境后换装铁路,经新疆霍尔果斯运抵中亚。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辽宁顺势而为开辟东北亚商品车陆海联运新模式。今年1月,日本商品车过境运输项目铁路发运量创下单月新高。

“多年来,辽宁港口已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继锐说,未来,以绿色、智慧、高效为特征的辽宁港口群,将在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中承担更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