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快艇“短剑”的建成和下水试验,在海军舰艇行业本来不会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因为它采用了一种被称为“M船型”的新船型,在注重技术革新的年代,由此吸引了不少的眼光。M船型是一种怎样的船型?有哪些特点呢?
什么是M船型?
M船型是圣地亚哥M船舶公司已经申请了专利的创新性船型设计。之所以称为M船型,主要是字母M形象地表示出了这种新船型的船体结构。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字母M的中间部分是主船体部分,主要用来排水,为船体提供浮力。字母M的两个脚则是船体的两个围壁,其主要作用有些类似于气垫登陆艇的围裙,起着密封的作用。字母M的中间空白部分则是空气通道。
在M船型高速航行时,主船体的艇首部分,也就是字母M中间的尖头部分产生的首波能量可以将空气通道中的空气进行压缩,鼓入两个通道中间。由于通道已经密封,通道中的空气在压力作用下,由艇首至艇尾产生螺旋式的运动,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空气气垫.从而将船体进行抬升,减少了舰艇的尾迹,使得舰艇能够快速平滑地航行。
从船体结构上看,M船型与三体船型有些相似。两者都由三部分组成,因而相对于单体排水船型,M船型的稳定性更好。M船型和三体船的主船体部分都是用来排水,提供浮力,两侧的片体能为船体提供一定的平衡力,不同的是,M船型的围壁还能起到密封的作用。
从原理上看,M船型的原理跟侧壁式气垫船有些类似。但M 船型充分利用了舰艇高速航行时艇首产生的能量,形成气垫,对船体进行抬升,减少了侧壁式气垫船所需的气垫风扇系统,从而减少了舰艇的自重,增加了舰艇的有效载荷,使得其有效载荷能够占到排水量的43%。同时M船型利用船型结构自然形成了密封的气垫,减少了气垫船对围裙的需要,从而免除了气垫船经常需要更换围裙的麻烦。
俗话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M船型由于形成的不是真正的气垫,不像全垫升气垫船具有软性的气垫,因而它和侧壁式气垫船一样,不具有两栖性。
一般来说,舰艇在航行时船首产生的波浪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波浪产生的兴波阻力是船舶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设计船舶时,都会尽量减少船首的波浪,以减少阻力。M船型则另辟蹊径,充分利用了船首产生波浪能量,将波浪能量转化为一种空气压力,类似于鼓风机的作用,在围壁的密封下,形成一个气垫,从而抬升船体。
M船型形成的气垫,使得船体部分脱离水面,船体与水的接触部分就减少,船体的粘性阻力也因此减少,增加了舰艇的推进效率。
传统单体排水船型都会存在一个阻力峰值,也就是在速度达到某一定值后,无论功率怎么增加,舰艇的速度也不会再增加了。M船型融合了气垫船的原理,不完全依靠排水来航行,因而它可以较为容易地突破阻力峰值,不受排水船型速度的限制,速度能够达到50节以上。
M船型还有一大优点就是具有良好的适航性。坐过高速快艇的人可能都有体会,快艇在起伏不定的波浪中航行时,容易产生垂直加速度,形成较强震动,一般很难承受,容易造成人员受伤。在美国海军中,因快艇受伤或者致残的事件也屡见不鲜。M 船型则能减少在恶劣海情下高速航行时50%的航行震动,从而大大改善了船员乘坐的舒适性。
M船舶公司在M船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双M船型。双M船型的结构类似于两个M字母组合在一起,其原理与M船型基本相同。双M船型或者多M船型主要适合于大型的舰艇,使得M船型的应用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小型快艇。M船舶公司进行的测试表明,采用多M船型产生的抬升力可以抬升船长为45.7米,船宽为27.4米的大型舰艇。
最早的M型船是专为在威尼斯的水道上航行设计的、长19.8米的“水上的士”,主要是减少高速航行产生的波浪对威尼斯水上建筑的侵蚀破坏。由于它既能高速航行,又可减少航行时带来的波浪影响,引起军方对这种新船型的兴趣。当然,新船型从民用转为军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并不是任何新船型都适合作为军用。为了减少新船型的应用带来的技术风险,美国军方一般会选择建造较小的舰艇,比如这次出资建造的“短剑”号,长为24.4米,宽为12.1米。对新船型不断进行投资,探索这种新船型的军事用途,不仅为美国未来的舰船发展储备了技术,同时也推动了新船型技术的发展。
“短剑”号可作什么用?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先进的技术,是美国军方一贯的做法。如同建造“褐雨燕”号高速穿浪双体船(HSV-2)、“海上斗士”号高速双体船(X-Craft)、“Sea Jet ”号电力演示舰等试验舰一样,美国军队转型办公室投资600万美元,建造“短剑”号快艇的目的无非就是将其作为一艘先进技术的演示艇,对这种新的船型技术进行测试,验证M船型的高速、适航性和隐身性能,探索这种新船型的作战概念等。从M船型的性能和特点来看,M船型将可能用于以下用途。
小型高速作战舰艇 小型高速作战舰艇要求具备高速、较强的机动性和良好的隐身性能,才能出其不意地将敌舰摧毁,并且能够快速撤离。从这些方面来看,“短剑”号快艇具备了作为小型高速作战舰艇的潜力。
在速度上,“短剑”号快艇可超过50节,而传统排水型的小型高速作战舰艇的速度一般在35节左右。因而,“短剑”号快艇在速度上具备非常大的优势,非常适合高速突袭和撤退。
在机动性上,“短剑”号快艇所采用的双M船型,改进了舰艇的稳定性和适航性。舰艇采用了4台卡特皮勒柴油机作为主机,具有良好的加速性能。特别是“短剑”号吃水非常浅,仅为0.91米,比美国海军特种部队用来进行突击和撤退的11米长刚性充气快艇的吃水还要浅。特别是在高速航行抬升状态,“短剑”号的吃水仅为0.15米。再加上舰艇采用了4台表面划割式的推进器,因而非常适合在濒海水域机动。
“短剑”号快艇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从外形上看,整艘舰艇的干舷较低,并且除了综合桅杆裸露在外,舰艇表面基本上没有任何裸露装备,舰桥和武器装备都融入船体内,使得整艘舰艇的可视信号特征较小。在船体三面角的交界处,采用了平面过渡,以减少敌方雷达入射波反射回敌方雷达的机率。
“短剑”号快艇的船体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建造,与F-35和波音787客机的材料类似。这种材料的特点强度高、重量轻,与用铝合金和钢建造的舰艇相比,更能够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舰艇维护工作量。碳纤维材料中间以复合泡沫材料填充,使得舰艇的红外和磁信号特征较小。M船型特有的船型原理能够产生抬升力,减少了舰艇高速航行时尾迹,从而降低了舰艇的水动力信号特征。
除此之外,“短剑”号快艇拥有宽大的开放式空间,可选择安装各种武器系系统,也能够搭载一架小型无人机。除了能够运载12名“海豹”突击队员外,“短剑”号快艇还能够搭载1艘特种作战刚性充气艇,进行秘密地潜入和破坏行动。
“短剑”号快艇是一艘全信息化的舰艇。这种全信息化的实现得益于在舰艇上铺设了一根“电子龙骨”、所谓“电子龙骨”就是一根带宽为1G的局域网以及一些数据存储设备,使得舰艇可兼容不同的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武器系统,也支持全艇的信息融合。利用这种先进的“电子龙骨”,“短剑”号快艇在靠近敌方海岸时,可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为秘密潜入的特种作战部队提供及时的信息。
水雷战舰艇 水雷战舰艇作为一种辅助作战舰艇,在现代战争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的水雷战舰艇发挥重要作用,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伊拉克港口扫除了障碍。美国自90年代服役了近30艘“复仇者”级和“鹗”级水雷战舰艇之后,一直没有再发展水雷战舰艇.转而专注于对新型水雷战舰艇进行研究。如美海军对高速穿浪双体船“褐雨燕”号进行了水雷战概念的探索,并且非常成功。“褐雨燕”号已经正式到美国海军水雷战司令部服役。
M船型作为一种新船型,具有多种优点,美国海军自然不会放弃将M船型作为水雷战舰艇的机会,而“短剑”号快艇也确实具有作为水雷战舰艇的潜质。
建成后,“短剑”号快艇将是美国采用碳纤维材料建造的最大舰艇。采用碳纤维材料的好处在于使得舰艇的重量非常轻,并且强度非常高。因而相对同等级别钢制舰艇,“短剑”号快艇的吃水就要浅一些,同时磁信号特征也非常小,不易触发水雷。
采用碳纤维材料建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即使被鱼雷和导弹击中后,碳纤维船体也不像钢质船体一样,容易形成碎片杀伤船员。并且碳纤维船体也很难完全解体,可避免毁灭性后果。
其次,“短剑”号快艇利用M船型特有的优点,不仅能够抑制船首波的产生,也能够利用自身结构产生气垫效果,抬升船体,进一步减少了舰艇的吃水,也减少了舰艇在高速航行时尾浪的产生,减少了触发水雷的机率。
除此之外,由于“短剑”号快艇采用的M船型在高速航行时产生的尾浪较小,不容易对岸堤造成冲击,因而非常适合在港口、航道内进行高速巡逻,提供国土防御。
未来的路
目前,“短剑”号已经交付美国国防部部队转型办公室和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并将在2006年5月开始的代号为“太平洋狼鱼”的系列演习中首次使用。如此看来,M船型应用在小型快艇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但看一种船型是否有长远的生命力,还在于这种船型能否大型化。M船舶公司也正在积极推进M船型的大型化,正在开发一种船长91.4米的大型高速舰艇,采用4M船型。除了可作为直升机和无人机的作业平台外,这种4M大型高速舰艇还可作为短程的海上高速运输舰使用,可以运载500吨的货物,可在距离500海里之间的港口间进行快速的物资运输。由于4M高速运输舰采用“电子龙骨”,实现了设备的即插即用,因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嵌入各种通信系统,接收有关于天气、港口等实时数据。
摆在M船舶公司面前最大的问题是,采用碳纤维材料能否建造这种大型的舰艇。目前世界上采用复合材料建造的最大舰艇是瑞典海军的“维斯比”级护卫舰,其舰长仅为72米。看来,M船型大型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来源:中国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