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

发布日期:2019/8/21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午9点30分举行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临港办公中心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商务部部长钟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分别致辞,并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揭牌。

      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科创板正式开市之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并于20日揭牌,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全部进入施工期。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规划范围为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临港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现新片区与境外之间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新片区的管理架构正式浮出水面

  此次新片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意味着新片区的管理架构正式浮出水面。与2015年自贸区扩区后管理架构调整、下设片区管理局不同,临港新片区新设管委会,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权力。

  2015年上海自贸区扩围,设立自贸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与浦东新区实行一体化合署办公。管委会内设3个职能局,在片区层面设置保税区、陆家嘴、金桥、张江、世博5个区域管理局,负责做好片区管理、创新落地、功能拓展、企业服务等工作。

  目前,自贸区管委会主任由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兼任。

  据上海政府网站近日更新显示,朱芝松已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洋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协助副市长联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洋山保税港区等工作。此前,朱芝松是闵行区委书记,长期在航天系统工作。2014年5月,朱芝松进入上海市委宣传部,担任副部长。

  公开资料显示,朱芝松1969年2月生,汉族,江苏赣榆人,中共党员,1989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工学学士,工程硕士,研究员。

  同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公布并实施。明确临港新片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体现新片区改革亮点,衔接国家授权改革措施,为新片区顺利运作提供法治保障。

  在揭牌仪式后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朱芝松出席并介绍情况。朱芝松表示,下周上海市政府将召开发布会,发布新片区的50条实施细则。“人才政策、落户政策下周会推出,整体细则推出的速度会加快。”

  临港新片区建设的使命和任务

  亩均产出要从700多万元提高到1500万元,不断提高经济密度;在今年落地1000亿产业项目的基础上,持续引进国内外高能级项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大力发展“跨境”、“离岸”的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确保2035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的目标……

  在随后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披露了临港新片区一系列新经济发展目标。

  朱芝松详细解释了临港新片区建设的使命和任务:

  一是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上海将聚焦亟需突破但其它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关键领域,放开手脚更大胆地闯、更大胆地试、更自主地改,通过打造“三个最”,全力把新片区打造成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引擎。

  第一个最:打造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对标最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充分发挥上海资源禀赋和开放优势,推动新片区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新的制度框架,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第二个最:打造最能创新突破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对标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聚焦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信息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差异化、系统性的制度创新和功能重构。同时,坚持“管得更好才能放得更开”,建立与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

  第三个最:打造最自由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高端国际航运,促进开放型经济功能高度集聚;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卡脖子”的重点产业,有力打造一批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是全力打造上海和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上海将牢固树立“以开放促发展”的理念,做大、做强新片区经济体量、质量,通过打造“三个新”,全力把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和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龙头。

  第一个新:打造上海发展的战略新空间。对标东京、纽约等全球城市的最高建设标准,确保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水平建设,以新片区为核心有力推动上海沿海沿湾经济带的崛起。

  第二个新:形成上海发展的增长新动力。坚持“四个论英雄”,将亩均产出从700多万提高到1500万,不断提高经济密度;在今年落地1000亿产业项目的基础上,持续引进国内外高能级项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大力发展“跨境”、“离岸”的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确保2035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的目标。

  第三个新:塑造上海发展的城市新格局。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联动,形成东西两个扇面、内外两个维度的开放格局;加强与长三角沿海城市的协同,打造东部沿海一体化发展廊道,推动新片区成为面向亚太的国际枢纽城市。

  三是全力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上海将坚持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对标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通过打造“四个最”,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第一个最:打造最开放创新的全球资源配置枢纽。建立开放型制度体系,集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全球高层次合作交流平台、高能级机构和高端人才,成为技术、资本、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的枢纽。

  第二个最:打造最智慧生态的未来城市样板。发挥新城建设的独特优势,以科技赋能城市,打造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的智慧之城。塑造最具特色的田园城市生态,打造“江海湖交汇、水田林交融”的绿色生态之城。

  第三个最:打造最体现产城融合的新城建设典范。优化产业与城市空间布局,推动港、城、镇的统筹联动和功能互补,建设高密度、广覆盖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产业、人口、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个最:打造最宜业宜居的人才集聚高地。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本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高品质、国际化的城市功能体系,打造人才向往的活力之城。

  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

  揭牌仪式上,上海市领导为首批入驻临港新片区的13家企业颁布营业执照。13家涉及多个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企业获颁最新营业执照,包括上海嘉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大数据服务的上海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的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的上海国微芯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等。

  根据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总体规划方案,临港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的重点领域,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根据规划,临港新片区将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推动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成立后,将企业设立登记的行为性质从行政许可改为行政确认。登记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登记材料实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后即时予以登记确认,核发营业执照。商事主体应当履行真实、完整和准确申报的义务。

  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后,申请人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并经登记确认就能开业,一方面将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和审查,降低准入门槛,提高登记效率,提升商事主体的感受度和满意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将强化商事主体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营造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结合“证照分离”的深化改革,自贸区新片区构建“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机制,形成政府事中事后的闭环监管,打造“信用监管”自贸区样板。

  此外,自贸区新片区将率先构建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用监管体系。构建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类监管、事后信用联合奖惩的全过程信用监管闭环。在事前准入环节,在“一网通办”事项受理、财政资金扶持、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表彰评优、录用晋升等环节,开展信用核查工作。在事中监管环节,依据企业信用状况建立分类监管机制,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日常检查、抽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对于信用较差的企业,提高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做到“有事必究”。在事后奖惩环节,全面落实国家联合奖惩备忘录,加大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在政府机构内部的联合共享与联合惩戒,推动信用联合奖惩嵌入相关信息系统和工作流程。

  并以信用承诺、实名认证、自主申报为核心,推行名称、住所、经营范围自主申报,由申请人对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同时,推行开办企业全程无纸化登记,申请人在线完成填报后,可选择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使用手机APP完成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并在线提交。确认登记后,登记机关为企业发放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切实减少企业领照跑动次数,实现全程“零见面办理”。同时,将健全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临港新片区建设保驾护航。